首页 - 版画百科
版 画

版 画

一:版画简介 版画,是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二:中国版画的起源 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以至隋朝说。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有款刻年月的,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根据题记,作于公元868年。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画...

版画

版画

是在硬质的版面上绘刻出图画,涂上油墨或颜色,再拓印出来的绘画作品。由于工具材料的特点,版画的艺术手法概括、精炼,形象塑造强烈、鲜明。 来源...

版画之殇

版画之殇

由于观念问题,投资者对版画的长期冷落甚至影响了中国画材行业的全面发展。不过这种状况估计很快就会改变,版画领域也将成为淘金圣地。 被当代艺术界称为中国后89新艺术潮流最重要代表的方力钧读大学时学的是版画,可是2004年他只创作了1幅版画,却画了几十幅油画。 过去的十几年情况也大致如此,这个在1990年代青云直上、作品受到国内和国际艺坛垂青的艺术家的版画作品比油画少得多...

水印版画技法--凌君武3

水印版画技法--凌君武3

二、水印版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画稿一幅水印版画的完成首先要作好小构图的设计,设计时应该根据印成作品后所表现出的干湿、浓淡、虚实等特点在画稿上预先考虑好,然后完成一张小画稿。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及用墨、用色来作多种尝试,从中挑出能体现自己意图、又有水印特色的画稿进行放大。画稿放大后,在考虑到水印版画的特性和特点的同时,要着手解决板材、分版、刻主版、水份的变化、套版的程序...

水印版画技法--凌君武4

水印版画技法--凌君武4

挑刻用圆口刀、三角刀、方口刀短促着版,刀入版表层即向上挑,可形成大小、长短、宽窄等不同的圆、三角、方形的点。如果选用三合板刻制,挑刻需注意用刀的方向与木纹走向垂直着力,挑时木质才可自然断落。如顺木纹走挑刻,不易断落。 晕刻用方口刀、平口刀、斜口刀倾斜刻削版面,时轻时重,运刀过后,便产生类似画笔深浅过渡的效果。 颤刻圆口刀、三角刀、方口刀向前动刀时,前后顿挫着力,时起时落,形成粗细、缺拙的线、面...

水印版画技法--凌君武5

水印版画技法--凌君武5

这种方式的印制过程为: (一)勾描:由画师专任此项工作。第一步先分色分版,把画稿上的所有同一色调的笔迹划归于一套版内,画面上有几种色调,即可分几套版。色彩简单的画面有二三套,工细而复杂的要分几十套。勾描时按照分就的套数用墨线勾在一张透明纸上,要求将画面深浅浓淡的层次和笔触如实反映出来,然后将此纸粘在木板上付刻。 (二)刻版:刻者除依据墨线雕刻外,还须参看原作,细心领会,持刀如笔...

民间瑰宝杨家埠木版年画

民间瑰宝杨家埠木版年画

在渤海莱州湾南岸,潍坊市区向东北十公里处,有一村落叫杨家埠,这就是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齐名,并称为我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的杨家埠木版年画之乡。 杨家埠生产木版年画,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传,明朝末年一位料衣太监回杨家埠省亲,从皇宫带回一幅形象生动的彩绘门神,乡亲们非常喜爱。当时有个会画善刻的人,巧妙地把这对门神刻版印刷,使乡亲们也贴上了皇宫的门神像,此后木版年画便逐渐盛行。还有一说...

水印版画技法--凌君武1

水印版画技法--凌君武1

水印版画起源于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藏英国伦敦博物馆的唐代成通九年(公元868年)刻的《金刚经》扉页画《说法图》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幅版画。 明末(十七世纪)开始出现水印套色版画,如《十竹斋笺谱》,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在彩色套印中已采用饾板①拱花②的技法。此时的水印版画艺术达到了精工巧丽、臻善致美的境界。 木刻年画在清初(十七世纪)的兴起,是以“南桃北杨”为最...

水印版画技法--凌君武2

水印版画技法--凌君武2

一、水印版画的材料和工具 木板一般选用木纹细密、木质匀净、板面光洁的梨木、白果木、桦木、枣木和椴木。用椴木和桦木制成的三合板、五合板、七合板效果甚佳。水曲柳制的多合板,木纹变化多,在水印版画中能取得拓印的特殊艺术效果。 在刻制木板之前,首先要用木砂纸磨板,使木板表面平整光滑,以便刻制和拓印。用木砂纸打磨时,应将木砂纸包在长方形小木块上,平贴在木板上顺着木纹磨擦,直到平整为止。如用作副版...

杨可扬版画作品欣赏杨可扬版画高清图片

杨可扬版画作品欣赏杨可扬版画高清图片

杨可扬,1914年生于浙江省遂昌县一个偏僻的山里——鹤村。1938年在金华加入“民族解放先锋队”,受地下党委派,参加《民族日报》筹备工作,1939年在《民族日报》社任美术编辑并兼任《浙江日报》副刊《新艺术》的编辑工作,从此他与报刊媒体结下不解之缘。 1936年杨可扬在杭州参观了“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看到了陈烟桥的《东北义勇军》、黄新波的《失去了土地的人们》、李桦的《怒吼吧,中国...

民间版画艺术造型特点

民间版画艺术造型特点

一说起传统文化,有些人似乎就自然而然地搬出文人绘画,民间艺术历来被视爲山野文化,正濒临衰亡之边沿,而对民间艺术传统,怎样理解,借鑑,体现了我们今天对传统文化价值与地位的关注。 中国传统文化在古代曾读过自己鼎盛的年华,民间艺术继承和发展了原始文化及原始艺术的特质。有浓厚的原始意识和宗教意识。很多艺术形象渊源于巫术、图腾崇拜和对自然无以名状的神秘膜拜。原始艺术稚拙、粗犷...

李平凡版画作品欣赏李平凡版画高清图片

李平凡版画作品欣赏李平凡版画高清图片

李平凡先生1922年6月8日生于天津,学生时代曾在天津美术馆西画科学习,从此打下美术创作基础。1938年在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感召下,他开始木刻创作。1943年,他应邀赴日本神户华侨学校任美术教师,并师从日本版画家川西英,学习日本水印木刻技法,并积极组织中日美术交流活动。1950年回国后,他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版画世界》主编、中国少年儿童版画学会会长、中国版协副会长...

杜鸿年版画作品欣赏杜鸿年版画高清图片

杜鸿年版画作品欣赏杜鸿年版画高清图片

杜鸿年(1928—1998年)原名杜富修,字土木,阜阳插花镇人,我们著名的版画家,北大荒版画三大创始人之一。1950年入南京华东军政大学;1956年入上海青年美术研究班学习油画;1961年,到北大荒画报社从事版画创作;1962年调美协黑龙江分会任创作员;20世纪90年代以后到海南省工作。 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版画协会副会长,海口画院副院长等职! 2013年...

木口木刻的典范莫妮卡朴沃

木口木刻的典范莫妮卡朴沃

莫妮卡·朴沃独树一帜的木口木刻标志着一个经验与传统的顶峰。如西门·布莱特 (Simon Brett RE) 所言:“木口木刻是英国人可以声称起源于英国本土的视觉艺术形式。莫妮卡·朴沃是在这个版种濒临灭绝之际的一个主要艺术家,她的典范作用对拯救这个版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1921年5月20日,莫妮卡·朴沃生于英格兰肯特郡的坎特伯里(Canterbury) 。出生6个月后,她七岁的姐姐离开了人世...

木味

木味

木味——版面术语。指木刻刀在板上刻、挑、铲、刮时,木板纤维所产生的反应。创作者利用木质的硬度或脆度,以及木纹的自然顺逆,依据要求使之呈现毛糙、深浅、斑驳、脆裂等现象,形成木刻艺术表现手法上的独特韵味...

当代版画反思与自省

当代版画反思与自省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胡一川的《失业工人》、力群的《丰衣足食图》等具有史诗品格的木刻作品不断涌现、风靡全国;建国后"木板上的抒情诗"(艾青语)一般的转型创作开始又一版画创作的。但是在当代艺术领域里,中国版画虽经历了形式、观念和技术的变革,却仍然在当代艺术地位不高。与昔日的辉煌时期相比,中国当代版画创作略显沉闷与自闭。2001年深圳大学版画系教授齐凤阁"学院版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