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金代铜坐龙 1965年夏,黑龙江阿城农民裴某在下地干活时刨出一块坐龙型的金属疙瘩。拿回家后,他用火烧、用牙咬,确认不是金子后,就随便丢在家里。可这个坐龙型金属非常奇特,经常发出奇怪的 “呜呜 ”声,尤其到了晚上,声音非常吓人。为此,裴家将金属疙瘩送到女儿家,但仍然发出怪声。1974年,裴家以18元的价格将该物卖给阿城文管站,1991年...
图一 龙泉窑粉青釉凤耳瓶 一、龙泉窑厚釉技术与粉青釉瓷器的源起 北宋中期以后,随着越窑的衰落与龙泉窑的兴起,浙江的瓷业中心从浙北的上虞、余姚转移到了位于南部山区之中的龙泉。 北宋元祐七年(1092),处州郡守对瓯江进行了疏浚和治理,去害兴利[1]。运输条件的改善使得龙泉窑在北宋晚期一改早期阶段就地销售的生产模式,达到了空前的生产规模。因质量上乘,这一时期的龙泉窑产品得到了宫廷的青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