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器的锡、金、银、铜包覆装饰,作为紫砂艺术中的一项传统装饰技法,历史悠久且独具特色。 其中,包锡工艺,人们习惯称之为“砂胎包锡”。这一技艺在清代中期的嘉道年间,由朱坚(石梅)所擅长。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壶体全面包覆锡,或在壶体包锡的同时,壶嘴和壶把则镶嵌金、玉或红木等材质,以增添华美之感。随后,包金、包银、包铜工艺相继出现,时间上稍晚于包锡工艺...
2020年6月5日,中国紫砂壶艺术界的一代巨匠许四海因病离世,享年74岁。他生前曾言:“我乃茶人,毕生所求,唯茶一字。”许四海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紫砂陶艺家,更是一位慷慨的收藏家,他曾向各地政府及博物馆捐赠多件国宝级藏品,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那把被誉为壶中之王的“掇只 壶”。 一、壶王奇缘:从三万到亿万的传奇 上世纪80年代初,许四海在宜兴紫砂二厂任职期间,偶得一把珍贵的紫砂壶——“掇只 壶”...
原矿紫砂富含铁质,这一点是大家公认并无可置疑的。在紫砂进窑烧制时候,其实就是一系列的反应。 紫砂之所以呈现为红色的一部分,是因为富含铁离子,那么在烧制的时候,只有壶的表面可以和空气接触,所以才会起氧化反应,铁质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铁,呈现红色。 而壶的内层是接触不到氧气的,在烧制过程中内部的含铁成分只有可能被还原成黑色的铁质,所以成灰黑色。 还原烧的原理就是如此,当窑内的温度到达一定程度之后...
在中国悠久的陶瓷历史长河中,美化陶器的技艺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萌芽。那时,先民们巧妙地运用压印、拍印和刻画等手法,为陶器增添了一份份独特的韵味。绳纹,这一经典的装饰图案,便是通过绳子在湿润的坯体上压印而成的,而其他各式各样的压印图案,则多源自以实物为模具的创意压印。 步入夏商时期,陶器上的印花纹饰更加丰富多彩,诸如饕餮纹、菱龙纹、人字纹、花瓣纹、云雷纹、旋涡纹、回纹以及连环纹等...
本次拍卖记录均为成交价 (成交价=落槌价+佣金15%) 本次拍品总数:117件 本次拍卖成交总额: RMB 10,087,800 成交率:65% LOT 1001 王星宇制玉堂春 起拍价:RMB 1,000 成交价:RMB 48,300 LOT 1002 林秀明制六竹居士套组 起拍价:RMB 1,000 成交价:RMB 64,400 LOT 1003 孙海制云隐壶 起拍价:RMB 1...
在紫砂成型的过程当中总有一些专业性的话语是大家所无法理解的,而每一步在制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亦有所不同,像是推墙刮底、推半墙、明针这些,还有在炼泥过程中出现的说法,像陈腐等,每一个步骤都是关键,其中要说到的是“明针”。 “明针”是宜兴紫砂壶成型工序,表面精加工的主要工具。更是紫砂工艺。极其重要的特殊的加工手法。明针的材质,以牛角制者为最佳及最普遍。因为了配合茶壶形状的不同,明针样式也是非常繁多...
2024年10月26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的“雕塑大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90年”展览开幕。此次展览系统梳理和回顾从1934年至今90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专业不断发展完善、从扎实迈向多元、从自我觉醒到学科自觉的艺术历程,展出了一大批承载民族精神内核、彰显中国时代风范、展现人民美好生活等具备“时代性”“人民性”“民族性”的经典巨作...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4年著名雕塑家徐晓虹于1988年创作的《铁肩担道义一一李大钊像》和2024年新作《铁血丹心一一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部队将士群雕)二件雕塑作品经中国国家博物馆严格审定,决定收藏徐晓虹的这二件雕塑力作。这应是安徽省美术界当代雕塑家的二组作品首次同时入住国家文化殿堂。 《铁肩担道义 ⸺ 先驱李大钊》玻璃钢 高80cm 1988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
黑泥功效① 深度清洁:黑泥的基本功效是清洁皮肤,它靠着高粘性和吸附性,可将躲藏在毛囊深处的污垢和多余油脂吸出,使皮肤实现真正的清洁。黑泥是皮肤的自然吸尘器。 黑泥功效② 消炎除菌:皮肤癣症多由真菌感染而致。黑泥中的高盐份,是自然的杀菌剂,它通过高浓度盐使真菌细胞脱水,失去生理活性而达到杀菌效果。同时,高浓度的盐产生高渗透渗出压,在渗透皮肤的同时也杀灭皮肤深处的真菌,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黑泥功效③...
1陶器的原料是黏土,黏土随处可取,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2陶器烧制的温度比较低一般是800摄士度。 3陶器的密度小,吸水率较高。 4陶器一般单纯由陶胎组成,到后来才在陶器上涂釉。 中国流传着远古时"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说明很早的时候,人们对粘土被水浸湿后有一定的粘性和可塑性就有一定的认识,由于使用了火,人类开始吃熟食,最早可能在柴堆上烤熟野兽或挖坑放水投进烧热的石子"...
[日期:2012-05-31]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提供 作者:绿宝石 [字体:大 中 小 ] 鲁瑛 的作品以纯手工及仿古制作见长,制作手法多样,作品古朴典雅、重气求精。圆器珠圆玉润、方器刚正挺括、筋纹劲力张显,足见其功力深厚。 图1.【扁石瓢】 图2.【井栏壶】 图3.【牛盖壶】 图4.【石瓢壶】 图5.【半月壶】 图6...
名称:曼生匏壶 泥料:黄龙山原矿黑泥 容量:340毫升 盖款:李红娟 底款:李红娟制 说明:《曼生匏壶》是工艺美术师李红娟用黄龙山原矿黑泥纯手工制作,选料精纯,做工一丝不苟,壶身沙砾隐现,泥色温润古朴,壶型高贵典雅,壶把拿捏恬静。壶身用三角篆刻刀法刻“生于栅,可以羹。制为壶,饮者虑。曼生铭”,从匏瓜的生长环境、用途说到饮茶,再说到人生哲理,壶底篆刻&ldquo...
目前,流行用高倍放大镜(100倍以上)观察制壶泥料,偶也不能免俗,凑了份热闹。当然,不是用来看泥料多少目,那没意思,那是肉眼直观就可以看出来的,根据本人的观察,手工泥与机械泥、好料子、老料子与普见料差别大了去了,我的感觉是:一般说来,手工泥较机械泥杂质多,淘得更粗糙,目数不均匀,另一方面,老料子、好料子所含的水云母、铁质多...
[日期:2016-05-08]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作者:绿宝石 [字体:大 中 小 ] 《浪击壶》 灵感来源于一滴水珠,壶身是一个圆圆的球形,形似一颗水珠,壶无底,以三足撑起壶身,三足取水珠滴落溅起的浪花状;该壶的嘴、钮、把均像翻卷的狼花,其设计独具匠心,表达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主题思想。《浪击壶》入选国家博物馆的“印象中国&rdquo...
[日期:2016-02-13] 来源:第一收藏 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 (明)供春 六瓣圆囊壶 「大明正德八年供春」 刻款-1513年制 高9.9厘米 阔11.8厘米 (明) 李茂林八瓣菊花壶 李茂林印-16世纪晚期 高9.6厘米 阁11.5厘米 (明)时鹏 水仙花六瓣方壶 刻款:时鹏-明 万历(16世纪中叶) 高:9厘米 阔16.8厘米 (明)时大彬 印包方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