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版画——版画的一种。 我国古代石刻都以其原物供人观赏,如山东济宁紫云山武梁祠的汉画像石刻等。画像石的拓片,可视为最古老的石刻版面。现代的石刻版面,其性质原理与木刻版画相同,即以石代木进行创作。石质一般以易于刻作、质地细腻者为佳,如福建的寿山石、浙江的青田石等。使用刀具宜用单刃刀,刻划、雕凿兼施。由于石质坚硬,经过刻凿之处,石面自然碎裂,因此线条往往有毛糙而浑厚之感,所谓金石味,是石刻版画独有的艺术效果。
相关推荐
2025年1月15日,泰国曼谷暹罗天地商场河岸广场迎来了一场艺术与商业相融合的文化盛宴——“从澜沧江到湄南河——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泰国站”。此次展览由泰国文化部、泰国国家旅游局、泰国开泰银行、暹罗天地、广州雕塑院、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广州市天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主办,广州市天河区文化馆协办,旨在通过雕塑艺术这一桥梁,进一步加深中泰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与文化交流...
买壶时,千挑万选,选了把称心如意 的,心心念念的壶终于到手了,却有“瑕疵”,看着心烦意乱,就开始琢磨是不是买假了。 别急!紫砂壶从泥料到成壶,要经过多道繁琐的工序,真正的紫砂壶制作的过程往往会留下一些“证据”,有些“瑕疵”并不是真的瑕疵,从以下几点可以帮您解开所谓“瑕疵”的疑惑。 01 壶内有白色小沙粒或白色粉末 有的壶友在新买的壶里,看到有些白色的颗粒状物,就以为是化工壶...
2025年新年伊始,由西安美术馆主办的《气凝为形——赵俊皓个人项目》于1月7日在该馆4号展厅开展。本次展览是西安美术馆“青年艺术家项目”2025年度的首展,也是继艺术家2023年于韩国首尔举办《能量的形状——赵俊皓个人展》的进一步延续。此次展览由西安美术馆杨超馆长担任总策划和艺术总监,西安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志刚教授担任学术主持,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杨西博士担任策展人...
平日使用紫砂壶,如果不注意及时清洁,可能就会残留茶锈污渍,除了不美观也不利于健康。经年日久,会越来越难清洗。 为了不破坏包浆,很多壶友干脆不大费周章洗壶,害怕清洗紫砂壶,一不小心就把长期养出的包浆给破坏了。 那么,怎样洗壶才能既清理干净,又不破坏包浆呢?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洗壶不破坏包浆的小方法! 『壶友返图 石瓢 点图查看 』 洗壶小方法 第一步 如果紫砂壶已经有茶垢等污渍...
前言 2022年,我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陈辉教授的邀请,执教清华雕塑三年级《材料与实验》课程,历时三年,共计24周的教学工作量,期间指导了50余名同学,并见证了众多优秀材料雕塑作品的诞生。在这一阶段,我将自己在天津美术学院雕塑专业讲授20余年的《雕塑综合材料课程》经验,以及个人在材料与实验创作方面的体悟,完整地分享给了清华雕塑的学子们。 教学的严谨性...
陈用卿 紫砂壶底款的特点主要包括篆书款识和独特的书法风格。 陈用卿的紫砂壶底款通常采用篆书,这种书法形式在古代被认为具有古朴典雅的美感,能够为紫砂壶增添一份历史和文化底蕴。此外,陈用卿的落款字体模仿钟繇的字帖,书法风格朴拙而细致,这种书法特点在紫砂壶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陈用卿的紫砂壶底款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反映了他的个人风格和时代特征。他的作品通常样式工致丰美,如莲子 、汤婆、钵盂、圆珠...
陈用卿,这位活跃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公元1577 - 1644年)的宜兴制壶高手,素有“陈三呆子”的俗名,在紫砂艺术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据明朝周高起著《阳羡茗壶系》记载,陈用卿制品工整规范,不落俗套,如钵盂、圆珠诸器能做到不规而圆。他虽有“陈三呆子”之号,但在制壶上却极富创造精神。不仅在整体的做工与设计上,有自己的优势,而俊美之特点,在保证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同时...
紫砂壶,以其独特的材质、精湛的工艺、朴素的造型以及富含文化内涵的装饰,被誉为陶艺中的奇葩,国家的瑰宝。在宜兴这片拥有7000多年制陶历史的土地上,紫砂壶虽仅有600多年的历史,却已成为后起之秀。学界普遍认为,宜兴紫砂的起源可追溯至北宋时期。然而,从北宋到明万历年间,紫砂壶的制作还处于原始初创阶段,即“草创期”。陶艺家们开始掌握紫砂泥 的特性,运用制缸瓮的工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