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版画起源于欧洲,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历代大师都曾热衷于铜版画创作。从德国的丢勒、荷兰的伦勃朗、西班牙的戈雅,法国印象派的马奈、莫奈、西斯莱、德加等直至现代的毕加索、马蒂斯,诸大师都留下了十分精美的铜版画作品。 铜版画在乾隆时代传入中国,乾隆皇帝就曾经下令为征战有功的将领和有名的战役制作铜版画。其中有些铜版画已成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的珍藏。
相关推荐
买壶时,千挑万选,选了把称心如意 的,心心念念的壶终于到手了,却有“瑕疵”,看着心烦意乱,就开始琢磨是不是买假了。 别急!紫砂壶从泥料到成壶,要经过多道繁琐的工序,真正的紫砂壶制作的过程往往会留下一些“证据”,有些“瑕疵”并不是真的瑕疵,从以下几点可以帮您解开所谓“瑕疵”的疑惑。 01 壶内有白色小沙粒或白色粉末 有的壶友在新买的壶里,看到有些白色的颗粒状物,就以为是化工壶...
2025年新年伊始,由西安美术馆主办的《气凝为形——赵俊皓个人项目》于1月7日在该馆4号展厅开展。本次展览是西安美术馆“青年艺术家项目”2025年度的首展,也是继艺术家2023年于韩国首尔举办《能量的形状——赵俊皓个人展》的进一步延续。此次展览由西安美术馆杨超馆长担任总策划和艺术总监,西安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志刚教授担任学术主持,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杨西博士担任策展人...
平日使用紫砂壶,如果不注意及时清洁,可能就会残留茶锈污渍,除了不美观也不利于健康。经年日久,会越来越难清洗。 为了不破坏包浆,很多壶友干脆不大费周章洗壶,害怕清洗紫砂壶,一不小心就把长期养出的包浆给破坏了。 那么,怎样洗壶才能既清理干净,又不破坏包浆呢?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洗壶不破坏包浆的小方法! 『壶友返图 石瓢 点图查看 』 洗壶小方法 第一步 如果紫砂壶已经有茶垢等污渍...
前言 2022年,我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陈辉教授的邀请,执教清华雕塑三年级《材料与实验》课程,历时三年,共计24周的教学工作量,期间指导了50余名同学,并见证了众多优秀材料雕塑作品的诞生。在这一阶段,我将自己在天津美术学院雕塑专业讲授20余年的《雕塑综合材料课程》经验,以及个人在材料与实验创作方面的体悟,完整地分享给了清华雕塑的学子们。 教学的严谨性...
陈用卿 紫砂壶底款的特点主要包括篆书款识和独特的书法风格。 陈用卿的紫砂壶底款通常采用篆书,这种书法形式在古代被认为具有古朴典雅的美感,能够为紫砂壶增添一份历史和文化底蕴。此外,陈用卿的落款字体模仿钟繇的字帖,书法风格朴拙而细致,这种书法特点在紫砂壶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陈用卿的紫砂壶底款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反映了他的个人风格和时代特征。他的作品通常样式工致丰美,如莲子 、汤婆、钵盂、圆珠...
陈用卿,这位活跃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公元1577 - 1644年)的宜兴制壶高手,素有“陈三呆子”的俗名,在紫砂艺术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据明朝周高起著《阳羡茗壶系》记载,陈用卿制品工整规范,不落俗套,如钵盂、圆珠诸器能做到不规而圆。他虽有“陈三呆子”之号,但在制壶上却极富创造精神。不仅在整体的做工与设计上,有自己的优势,而俊美之特点,在保证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同时...
紫砂壶,以其独特的材质、精湛的工艺、朴素的造型以及富含文化内涵的装饰,被誉为陶艺中的奇葩,国家的瑰宝。在宜兴这片拥有7000多年制陶历史的土地上,紫砂壶虽仅有600多年的历史,却已成为后起之秀。学界普遍认为,宜兴紫砂的起源可追溯至北宋时期。然而,从北宋到明万历年间,紫砂壶的制作还处于原始初创阶段,即“草创期”。陶艺家们开始掌握紫砂泥 的特性,运用制缸瓮的工艺...
紫砂壶的造型演变,自明代至今,可谓是浩瀚如星海,纷繁而夺目,精品迭出。 其中不乏一些“长相”神似的壶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1.井栏 汉铎 井栏 井栏 壶,顾名思义,其造型源于“井栏 ”一词。井栏 即井之护栏,亦名井床,井干。高井栏 壶型的灵感来源于井栏 ,即井之护栏,亦名井床,井干。高井栏 壶身虽圆似方,沉稳而不凝滞,壶把是飞把。 点图查看▶李昌鸿 井栏 汉铎 汉铎 ,即汉朝之铎。汉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