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窑在今福建德化县,故名。是福建沿海地区古窑重要产地之一。发现由宋到清历代窑址达一百八十处,其题材之丰富在南方地区首屈一指,南宋时有专门制作盒子的作坊。
屈斗宫元烧青白瓷,从南宋至元代。
明代盛烧白瓷观音、达摩等塑像。明代何朝宗在此窑场烧制中国白(德化白)瓷雕。后所窑因此而久负盛名。其胎釉浑然一体,如同,被赞为中国白、奶白。清代除烧白瓷外,盛烧青花与彩绘瓷器。
元代以来,输出海外,菲律宾、马来西亚出土有元代德化窑青白瓷,泰国及等国家也出土有清代德化窑青花瓷器。
相关推荐
盛唐十二支神像之虎、蛇、犬 黄釉龙纹平瓦当 增长天王 磁州窑 清清淡淡 赤绘龙纹瓶——祥云浮动,龙脉传承 白地黑花波涛草花纹瓶 明朝永乐年间的青花花果纹执壶 清康熙年间的彩绘瓷盘 商朝年间的壶器,古朴而粗犷 1 2...
粉彩雪景印泥盒 粉彩雪景诗文方瓶 粉彩雪景笔海(局部) 粉彩雪景瓶...
瓷器的烧成主要可分为:预热阶段(常温~300℃),氧化分解阶段(300~950℃),高温阶段(950℃~最高烧成温度),高火保温阶段,冷却阶段。由于影响陶瓷烧成的因素很多,所以在操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不同的烧成制度,通过窑炉的设备来控制窑内各部分气体压力呈一定分布,来保证温度制度和气氛制度...
2. 南山商代窑址 南山窑址共揭露 3条窑炉,均修建在小山缓坡上,平面呈长条形,主体包括火门、火膛与窑床等几部分,属富有南方地区特色的龙窑窑炉[17](图二)。 Y3保存最好。斜长7.1、最宽处2.2米,坡度15°~21°。火膛位于窑床前端中部,纵向(与窑炉同向)长方形,后端与窑床相接位置急收,但未形成断坎。窑床底部为不平的青灰色烧结面,不平处使用较粗颗粒、带有砂性的土铺垫而成...
北朝青釉碗 高7.8厘米 口径12.4厘米 足径5.3厘米 口微敛,弧腹,实足。胎白泛灰,较细腻,坚硬。釉面光泽较好,积釉处呈草绿色,有开片,较通透。器里外有两处深茄紫色釉斑,系烧窑时物体滴落所致。 北朝至初唐(下限约到7世纪中叶),装饰技法使用较多,主要有弦纹、贴塑、模印(印花)、戳印、刻划、点彩和单色彩等。涉及器物种类较为广泛。但就整体而言,以模印、旋纹为主,而刻划、戳印主要用于制作模具...
邢窑古陶瓷艺术欣赏...
白釉皮囊鸡冠壶 1983年花加拉嘎乡三七地 白釉绿扣鸡冠壶 1983年白音敖包优胜辽墓 牡丹花纹面洗 1983年白音敖包优胜辽墓 唾盂 1983年白音敖包优胜辽墓 铁锈花盘 查干哈达高里艾里 三鱼碗 哈拉哈达双胜 白釉印花大盘 1986年毛宝力格小二八地 唾盂 1990年林东北山 花式口三彩碟 1995年浩尔吐乡乌兰坝村 茶末绿釉鸡冠壶 浩尔吐乡桦杆子沟村 温碗、执壶 1977年辽上京汉城 面洗...
龙泉青瓷装饰纹样丰富多彩,有莲花纹、云纹、回纹、八卦纹等等。莲花纹样以其丰富的造型、独特的审美情感,被广泛地应用于龙泉青瓷装饰中。在龙泉青瓷莲花纹样装饰中,通常以胎装饰的形式出现,常见的有刻划花、贴花、印花、镂雕等。此类装饰的龙泉青瓷除了表现出形式美感以外,还具有浓厚的宗教意味,承载着释家文化的特质与内涵,并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器教化、以器传形的造物观念。 莲花纹样的象征意义与佛教内涵 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