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德青花翼龙纹净水碗 净水碗,为碗的一种形式。一般是侈口,下腹宽圆,圈足,有的饼形足或高足。在明末清初时期最为流行用此类型的碗陈设于案桌,供奉神灵。在收藏界里,净水碗的鉴藏鲜为人知。大多为陶瓷制品,但所保留传下来的亦不多。其形制有高足和低足两种,一般以青花及单色釉瓷较为常见,粉彩则相对较少。
相关推荐
金钧窑天蓝釉三足炉 北京庆寿寺出土 “景泰年制”款景泰蓝三足圆炉 海淀区八里庄出土 晋代青楼铜山炉 通州土桥出土 景德镇窑卵白釉瓷双系三足炉 崇文区左安门外张弘纲墓出土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纹三足炉 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 景德镇窑青白釉饕餮纹双耳三足炉 北京东城元大都遗址出土 辽绿釉凸龙纹三足炉,宣武区先农坛出土 辽铜夔纹熏炉,宣武区西便门外出土...
这件临汝窑青釉胆式瓶于北京怀柔出土。金代北方各地瓷业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改进制瓷工艺,形成独特的釉色,装饰及造型风格。这件胆式瓶造型曲线优美柔和,是金代典型器型。 造型风格。这件胆式瓶造型曲线优美柔和,是金代典型器型。 这件耀州窑月白釉刻花卧足钵出土于北京丰台乌古论窝论墓。月白釉是耀州窑创烧的一种独特的釉色品种,始于北宋晚期,盛于金代,以乳白色为基调,白中略闪暗青色,恬静温润,有如冰似玉的效果。...
此件龙泉务窑三彩菩萨像烧造出土于北京门头沟龙泉务窑址。菩萨像头戴花蔓冠,宝缯(音增)垂至肩部,上身横披天衣,胸前饰缨络,下身着大裙,要建有蝴蝶结。结跏趺坐。通体施黄绿琉璃釉,明亮光润。 此件绿釉“杜家”款缨络纹净瓶烧出土于北京密云冶仙塔基。净瓶为佛教用器,源于印度,僧侣游方时可以随身携带用以贮水或净手。净瓶一般从肩部注水,从长长的管流中倒出。瓷质净瓶流行于唐、宋及辽代...
这件定窑白釉印花叶纹方碟素雅大方,碟内印花布局严谨,层次分明,线条清晰,密而不乱,是典型的定窑器特色。 这一件定窑白釉童子诵经壶是北宋(950-1279)时期烧造,在北京顺义辽代净光舍利塔基出土。诵经壶以翻卷的经卷为壶流,经卷中心为壶嘴,童子身体中空为壶腹,头部有孔以注水,构思巧妙。 磁州窑 磁州窑在今河北省磁县观台镇、彭城镇为中心的地方,以地属磁州而得名,是宋代北方民间瓷窑之一...
龙泉窑青釉露胎人物塑像 南宋-元 浙江省博物馆藏 龙泉窑青釉露胎人物塑像 南宋-元 浙江省博物馆藏 龙泉窑青釉露胎道士像 南宋-元 浙江省博物馆藏 龙泉窑青釉露胎何仙姑像 南宋-元 浙江省博物馆藏 元•龙泉窑水月观音像 龙泉窑青瓷人物塑像 明 大英博物馆藏——龙泉青瓷与全球化(2019.11-2020.2) 龙泉窑青釉露胎真武像 明代 早期 故宫博物院藏...
青瓷龙柄鸡首壶 北朝 赞皇西高村赵郡李氏家族墓出土 青瓷覆莲座烛台 北朝 赞皇西高村赵郡李氏家族墓出土 青瓷笔架 北朝 赞皇西高村赵郡李氏家族墓出土 青瓷多足砚 北朝 赞皇西高村赵郡李氏家族墓出土 青瓷盘口壶 北齐 平山上三汲村兵部尚书崔昂墓出土 青瓷盘口四系壶 青瓷长颈烛台 北朝 赞皇西高村赵郡李氏家族墓出土 淄博市博物馆藏: 青瓷盘口四系壶 二、隋朝 河南博物院藏: 青釉瓷环形鸡首壶...
陶质,容量250克。该瓶型出现于清乾隆二十年前后。正是这种土气的小陶瓶,盛装着茅台酒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一级文物,藏于遵义市博物馆...
德化窑在今福建德化县,故名。是福建沿海地区古窑重要产地之一。发现由宋到清历代窑址达一百八十处,其题材之丰富在南方地区首屈一指,南宋时有专门制作盒子的作坊。 屈斗宫元烧青白瓷,从南宋至元代。 明代盛烧白瓷观音、达摩等塑像。明代何朝宗在此窑场烧制中国白(德化白)瓷雕。后所窑因此而久负盛名。其胎釉浑然一体,如同,被赞为中国白、奶白。清代除烧白瓷外,盛烧青花与彩绘瓷器。 元代以来,输出海外,菲律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