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一件并非出自帝王家的瓷器何德何能能够跃居其上呢?主要在于其独特的构造与非凡的意义。 与通常所见的墓中瓷器不同,瓷仓本身就是难得一见的瓷器结构,构造精密,制作困难。 从正面看来,这件瓷仓通体高度29厘米,横宽20厘米,进深10.3厘米,重3.27千克,以谷仓作为模型,仓楼为厅式重檐,雕栏画栋,造型别致。 充分体现了江南木构建筑的特色,将其重现在一个小小的瓷器上可见铸造之难。 从瓷仓背面看来...
明正德青花翼龙纹净水碗 净水碗,为碗的一种形式。一般是侈口,下腹宽圆,圈足,有的饼形足或高足。在明末清初时期最为流行用此类型的碗陈设于案桌,供奉神灵。在收藏界里,净水碗的鉴藏鲜为人知。大多为陶瓷制品,但所保留传下来的亦不多。其形制有高足和低足两种,一般以青花及单色釉瓷较为常见,粉彩则相对较少...
清雍正豆青三系花囊 再看文献方面的相关记述。花囊虽古已有之,但正式见诸文字的似始于明人,最为详要的一则是明高濂《遵生八笺》“论定窑条”的描述:“更有坐墩式雅花囊,圆腹口坦如橐盤,中孔径二寸許,用插多花。”明制度量单位二寸相当于今6.22厘米,这里单指孔径,二寸许无疑要比一般的瓶口大,而坐墩式当为花囊式样之一种。 其二,清代官器花囊始烧于雍正朝...
明正德 嘉靖 珐华八仙纹大罐 明 珐华釉双龙耳瓶 明 珐华釉龙纹抱月瓶 明 中晚期 珐华开光瑞兽罐 珐华瓷始出元代中后期,属硬陶,烧结仅高出陶器100度左右,与唐三彩相类,而山西珐华器为低温釉陶瓷。珐华陶瓷由琉璃演变而来,而琉璃多为绿,色彩单一,而珐华彩比较丰富,绿、黄、白、蓝、紫、黑等,特别是茄皮紫、葡萄紫、色泽透明鲜亮历久而弥新。 明万历 珐华双龙莲花纹兽面足香炉 明 珐华开光花卉八棱梅瓶...
明永乐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 明永乐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 明永乐景德镇明御窑厂遗址出土 明代 黑釉梅瓶 清康熙 黑釉笔筒 清康熙 黑釉胆瓶 明清时期黑釉瓷器珍品欣赏 随着两宋王朝的远去,斗茶文化、饮茶方式的改变,黑釉瓷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且又因为元、明、清时期,中国瓷业的中心转移到了景德镇后,素雅沉静的青花和五色斑斓的彩瓷,独领、一统了中国瓷器的江湖。黑釉瓷也就离中国瓷器的主流越来越远...
清雍正霁蓝釉橄榄瓶 蓝釉瓷:以氧化钴为主要呈色剂,包括雾蓝、洒蓝、天蓝、翠蓝、宝石蓝、抹蓝、祭蓝。蓝釉最早见于唐三彩中,但这时还是低温蓝釉,高温蓝釉的出现是在元代。入明以后,特别是在宣德时,蓝釉器物多而质美。后人把霁蓝、霁红、甜白并列,推为宣德单色釉瓷的三大“上品”。清代霁蓝釉瓷器生产历代未断,均有精品传世。 红釉瓷:以氧化铜为主要呈色剂,包括祭红、豇豆红、宝石红、郎窑红...
清 畫琺瑯仿青花瓷盤 高3.3公分 口徑24.5公分 清 畫琺瑯九子攢盒及蓋盒 高11.4公分 盒徑34.5公分 清 掐絲琺瑯方勝式盒 高8.0公分 最寬26.0公分 清 敬製款畫琺瑯番蓮紋蓋盒 高11.7公分 口徑16.4公分 清 內填琺瑯番蓮紋瓶 高13.1公分 腹徑8.8公分 清 內填琺瑯海棠式盒 高8.3公分 口徑30x25.7公分 清 內填琺瑯拐子龍紋瓶 高22.5公分 腹徑10...
明永乐青花什锦纹蒜头口绶带耳扁壶 博物馆藏品 此款国家一级文物,高24.3厘米,口径3厘米,底径7.5厘米,最大腹径19.7厘米。蒜头形口,扁圆腹,喇叭形底。蒜头口至肩以绶带形耳相连,腹两侧各饰乳突。胎体细腻洁白,釉面光润平净,釉色白中闪青。 纹饰布局精致巧妙,繁而不乱,整件造型活泼又不失端庄,其隐含的异国风情,来源于十三世纪的西亚文化,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融合。...
明德化窑白釉“何朝宗”款观音像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明德化窑白釉“何朝宗”款观音像,高48厘米。观音头挽高髻,披帔巾,面部丰满圆润,目光向下,表情柔和,体态丰腴,颈戴项圈,上着袒胸广袖褒衣,下着宽腿长裤,两手相拱互置袖中,赤足,立于水波莲花上。衣褶线条柔润,头发丝丝毕现,刻画精细,含蓄端庄,温顺静雅,栩栩如生。背面隐隐约约镌刻有“何朝宗印”。 明德化白釉釉色偏黄,呈乳白色,质感丰润,曾很受欧洲人欢迎...
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瓶 明宣德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 明宣德青花三果纹执壶 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ldquo...
该罐高25.5、直径23厘米,系海外回流珍品,日本藏家旧藏,带日本原装木盒。 器盖平顶,直口,圆弧盖面以八棱均分,剔刻绶带八宝纹,口沿刻饰回字纹。器身直口,短颈,弧肩,鼓腹,胫部微束,暗圈足,内底凹,外底圜,为拼接底。自口至足以直棱均分成八个面,颈部刻如意云头纹,腹壁上下刻饰俯仰相对的蕉叶纹,腹壁主体剔刻两组折枝菊花和折枝荔枝,间隔以写法不同的四个繁体“龙”字。白胎略泛灰...
宣德瓜瓞纹蟋蟀罐 从文献记载看,宣德皇帝在位九年零七个月,就整个明王朝执政277年而言,只能算是短暂的一瞬间,却是明代最为辉煌的一页,宣德帝不仅在军政方面有卓越才干,而且还有许多雅好,比如“精于绘事”、“留神词翰”、“好促织之戏”等等。 宣德白鹭黄鹂纹蟋蟀罐 十分有幸的是,1993年春,景德镇市政府在中华路平地盖房...
明正德珐华彩观音坐像 珐华彩又称珐华或珐花,是我国民窑中独具风格的陶瓷产品。法华瓷器最早是一种陶胎彩器,是在琉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品种。它始创于元代,早期在山西蒲州一带烧造。明代晚期以后,景德镇御窑场开始烧制瓷胎珐花器,其釉色称其为“珐花釉”。色调较之陶胎珐花更加精美,艺术表现力更强。康熙时期瓷胎珐花器烧制得相当成功,以茄皮紫釉、孔雀绿釉为代表...
新加坡东亚文明博物馆的陶瓷文化 顾名思义,亚洲文明博物馆集中于收藏亚洲文化遗产。坐落于亚美尼亚街的博物馆的第一分馆——Peranakan博物馆,是一座经小心复原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始建于1910年。土生文化馆保存着享有盛誉的永久性陈列品——Peranakan Legacy(“Peranakan遗产”)...
友情链接